重温经典|| 浙大宁理话心剧社《雷雨》公演
话剧《雷雨》于11月10日晚6点半在可珍大讲堂精彩上演,它承载着每一位剧组成员的心血,也带给了观众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
四十天创造一个奇迹
——剧组背后的故事
话剧指导老师董海云表示,在此次筹备和排练过程中,剧组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们都一一解决并坚持下来了,只为话剧能够顺利呈现。在可珍大幕落下的那一刻,剧组成员们倍感兴奋和激动。这场话剧演出的排演历经40天,修改剧本、搭建场景、排练磨合、正式演出,短短一个多月,他们创造了一个不可能。董老师还表示,通过此次排演,不仅提高了剧社的凝聚力,对成员们来说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和体验,相信他们都能在团队协作中实现自我成长、自我教育和自我蜕变。而对董老师而言,这大概就是美育的意义。
排演话剧《雷雨》的前期准备,从剧本改编到定稿,角色试镜选演员到定妆照拍摄和制作;从周公馆舞美设计、各类道具的准备,到音乐音效和灯光的设计,每一项工作都并不轻松,剧组成员们各显神通、齐心协力,一个大场景,42页的台词量,他们用短短40天的时间,创造不可能,完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话剧演出。
最初改编剧本时,董老师和剧组成员们考虑到场景搭建的条件有限,于是在不影响故事情节前后逻辑的前提下,他们对话剧第三幕进行压缩改编,将鲁家的情节也安排在了周公馆。顺利定稿后,剧组组员们便开始搭建周公馆的场景。其中,周萍扮演者——来自机能学院的陶铸发挥了其专业优势,在网上购买机械材料后自制了一扇窗户,为剧中三开三闭窗户的情节提供了道具。后期排练时,由于各位主演都是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上课时间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找到同时凑齐所有人的课余排练时间。于是,他们决定利用周日一天时间进行高强度排练。枯燥的排练时间里,二少爷周冲的扮演者——来自设计学院的于紫卓,是剧组里的氛围担当,有他在的地方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话心”剧社的成立与发展
大学期间董海云老师是学校话剧社的一员,在那时,他便开始与话剧结缘。工作后,董老师成为了一名辅导员,负责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出于对话剧的喜爱,他尝试将自身经历与心理教育工作相结合,试图寻求创新,于是才有了之后的“心理剧”。
“话心”剧坊是董老师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学工部举办的第四期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中,成功立项的工作项目之一。项目成立之初便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采用校园心理情景剧这一隐性干预方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话心”剧坊成立后,成果斐然。不仅先后主办和承办了三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还编排了《绽放青春色彩》、《丧·燃》、《开在心里的花》等多部心理短剧,其中《绽放青春色彩》在学校表彰晚会中精彩呈现,心理剧《丧·燃》也在校第一届“美丽心灵,魅力人生”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话心”剧坊在短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后,便开始将目光投向长篇话剧。出于增强团队的力量和实力的考虑,董老师向校团委申请将“话心”剧坊建立成为一个社团——也就是“话心”剧社。“话心”剧社面向整个学校、全体师生,不仅为喜欢舞台剧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也提高了话心剧社的人员力量,为剧社打造长篇话剧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选择排演话剧《雷雨》的缘由
作为中国八大经典话剧之一,《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冲突尖锐复杂,且家喻户晓。排演话剧《雷雨》,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国经典文化,还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董老师表示,一直以来,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希望自己能结合自身的特长能在美育这一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作用。这也是话剧排演的初衷。
在客观条件方面,董老师介绍到,由于话剧《雷雨》中的场景比较少,整个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周公馆的客厅和鲁家的屋子,对剧社来说,在舞美搭景的布置上操作会相对简便,可行性更高。
演员表
周朴园 |
外国语学院日语191王昊 |
鲁侍萍 |
设计学院数媒192蔡蕙 |
繁漪 |
外国语学院英专201胡珂 |
鲁四凤 |
传媒与法学院法学191刘春燕 |
鲁贵 |
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机制206王伟 |
鲁大海 |
传媒与法学院新闻191周翔 |
周萍 |
机能学院机械192陶铸 |
周冲 |
设计学院建筑学211于紫卓 |
仆人 |
机能学院机制201陈俊豪 |
仆人 |
机能学院机制211姚佳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