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周年庆·学术】陈剑平院士:读书之旅,阅读即是意义——“理•享廿载 院•想未来”院士系列讲座第四讲

发布日期:2021-05-20 浏览量:

5月12日下午,学校“理•享廿载 院•想未来”院士系列讲座第四讲迎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陈剑平院士,以《读书为了什么》为题,与浙大宁理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讲座由校长杨德仁院士主持。

陈剑平院士,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承担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计划等研究项目,在植物病毒种类鉴定和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近十年来还开展宏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与实践。

以人为镜,以国为本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以竺可桢老先生著名的两个问题为引,陈剑平院士向在场师生提了三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句句直击心灵深处。“读书为了什么?眼睛在看什么?心里在想什么?”。他表示,像曾子三省吾身一样,同学们在课堂上以及入睡前都应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古往今来,英雄豪杰的读书动力往往离不开国家百姓。甲午战败后,为建设国家,李四光毅然选择留学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中国矿石技术人员稀缺,李四光再次抉择前往英国深造,学习地质与采矿。从两弹一勋到核潜艇,再到空间站,在我国各行各业,异乡求学、学成返乡的国家英雄不在少数。陈剑平院士激励现场师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内心意愿和国家需求进行读书动力的自我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读书动力将成为持久的动力源泉。

两次机遇,坚定信念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陈剑平院士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他的读书动力,以此激励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专属动力。

少年时的陈剑平,只想当一名木匠。受到同村人上大学的影响,他一改只求温饱的理想,由此开启读书之旅。然而,他的读书之旅大起大落,却总在柳暗花明处绝处逢生。因数学成绩不理想无缘目标院校,后遇恩师指导另做院校抉择;扶贫时与留守儿童的巧遇令他从植物病毒学研究转向农业科学研究……不论何时,他始终不忘年少的读书理想,牢记学以致用的实践经验。现在,想要用自己的知识造福农民的陈剑平院士开始跨界研究宏观农业,他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创建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走向优秀,收获成功

“学识是人身上拿不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读书生涯,陈剑平将读书分为四个层次:知识、方法、眼界、境界,并且认为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这种实力和能力。

树立理想信念是读书的根本动力,也是读书的精神价值所在。陈剑平院士指出,读书的实用价值在于能让学生与时俱进,这是一个人走向优秀的必然途径。自主决策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做何种决策,就要凭借平时读的书与对学问的感觉。陈剑平院士还强调,大学阶段心智极为重要,人格完整、品格高尚就是决定因素。认真、勤奋和坚持是其内在品质。通过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便是生命视野的扩大,人生境界的提升。

报告会临近末尾,现场掌声不断,热情不减。在提问环节踊跃发言,陈剑平对现场师生的问题一一作细致回答。他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现在为什么要读书?”“怎么样读书才能让自己发挥作用?”,也期待同学们找到为之付出的目标,尽情地挥洒青春。陈剑平院士的言辞恳切,情意深长令现场师生为之动容。他深切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做一个担大任的年轻人,做一个高级的、有使命感的年轻人。

文字|杨露萍